理气化痰消癥汤联合抗孕激素药物对子宫肌瘤患者的预后效果

罗娜

罗娜. 理气化痰消癥汤联合抗孕激素药物对子宫肌瘤患者的预后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16): 89-92. DOI: 10.7619/jcmp.201916024
引用本文: 罗娜. 理气化痰消癥汤联合抗孕激素药物对子宫肌瘤患者的预后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16): 89-92. DOI: 10.7619/jcmp.201916024
LUO Na. Effect of Liqi Huatan Xiaozhe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nti-progestin drugs on prognosis of uterine fibroids patients[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16): 89-92. DOI: 10.7619/jcmp.201916024
Citation: LUO Na. Effect of Liqi Huatan Xiaozhe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nti-progestin drugs on prognosis of uterine fibroids patients[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16): 89-92. DOI: 10.7619/jcmp.201916024

理气化痰消癥汤联合抗孕激素药物对子宫肌瘤患者的预后效果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737.33

Effect of Liqi Huatan Xiaozhe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nti-progestin drugs on prognosis of uterine fibroids patients

  • 摘要:
      目的  探讨理气化痰消癥汤联合抗孕激素药物对子宫肌瘤患者的预后效果。
      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n=50, 米非司酮治疗)与观察组(n=50, 理气化痰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中医症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观察组治疗后孕酮、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及卵泡生成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理气化痰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明显。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Liqi Huatan Xiaozhe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nti-progestin drugs on prognosis of uterine fibroids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50) treated by mifepristone and observation group (n=50) given Liqi Huatan Xiaozhe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mifepriston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uterine volume and fibroid volu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maller, and TCM syndrome scores was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progesterone, estradiol, luteinizing hormone and follicle-forming hormon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Liqi Huatan Xiaozhe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mifepristone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uterine fibroids, and fibroid volume was shrunk greatly.
  • 腔道内镜外科手术治疗技术是一种具有较好美观性的微创治疗方法[1], 但手术操作难度比较大,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腹腔感染和脏器穿孔等并发症,再加上腔道内镜外科手术治疗技术还不太成熟,因此无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经单孔腹腔镜切除手术治疗不仅能够满足无瘢痕要求,还能够提升手术部位的美观效果,显著降低手术操作风险和难度,因而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中[2]。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经脐单孔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3~76岁,平均(45.3±2.6)岁; 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4~78岁,平均(46.7±2.3)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均于全麻后进行手术,本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和气管内插管麻醉处理。患者采取仰卧位,左倾18 °左右,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气腹压力保持在12 mmHg左右,在右肋缘下、剑突下与脐上置入弹簧钳、电钩和腹腔镜。腹腔镜入腹后探查腹腔情况,若腹腔粘连,则需要使用电凝沟进行切断分离处理,通过拉、拨和推等方式分离疏松粘连组织,使胆囊得以充分暴露。解剖操作重点在于辨认胆囊壶腹、胆总管、肝总管与胆囊管等[3]。手术操作人员需要使用弹簧钳将胆囊壶腹钳住后应用电钩进行分离解剖处理。首先,对胆囊前三角区进行解剖,以保证胆总管与肝总管充分暴露,之后对胆囊后三角进行解剖,以此确定胆总管和肝总管位置。将胆囊管与胆囊动脉分离后,使用生物夹进行夹闭与切断处理。

    研究组给予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全麻下手术,选取脐部做一弧形切口,长度3~4 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直至腹腔,置入多孔套管针,并且连接气腹装置。置入腹腔镜镜头(5 mm), 使用5 mm分离钳和抓持钳,将旋转功能且带有关节的分离钳置入到腹腔镜内,旋转形成曲柄状,便于后续操作[4]。将腹腔镜置入探查后,通过抓持钳将胆囊壶腹提起,进行胆囊三角区解剖,并且游离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将胆囊管与胆囊动脉夹闭后,进行结扎切断处理[5]。使用加长电凝钩自胆囊床剥离胆囊后从脐部切口将胆囊取出。

    观察和记录2组患者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镇痛情况。记录2组患者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情况及术中出血量。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 10分为极度疼痛, 0分为无疼痛感。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和分析所有患者的数据资料,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 < 0.05), 见表 1

    表  1  2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x±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肠胃功能恢复时间/h
    研究组 30 46.2±25.5* 18.4±3.4* 2.2±0.5* 21.4±1.2*
    对照组 30 31.4±16.7 21.3±5.1 4.4±1.0 25.1±4.2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干预后,对照组有3例患者使用镇痛药物,术后镇痛率为10.0%; 研究组有1例患者使用镇痛药物,术后镇痛率为3.3%。2组患者术后镇痛率有显著差异(P < 0.05)。

    研究组切口美观评分和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 见表 2

    表  2  2组患者术后切口美观评分和疼痛评分比较(x±s)  
    组别 n 术后切口美观评分 VAS疼痛评分
    术后6 h 术后24 h
    研究组 30 4.7±0.2* 5.6±1.0* 3.5±0.7*
    对照组 30 3.8±0.6 7.1±1.5 5.4±1.1
    VAS: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经单脐切口手术治疗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应用该项手术成功实施单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6]。相比于三孔法手术治疗,这种新型手术治疗方法的优势主要有: ①术后脐部瘢痕隐匿性高,能够实现腹壁无瘢痕效果。②显著降低患者手术创伤,待至麻醉清醒后能够下床活动,患者术后疼痛感较弱,能够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量。③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治疗费用[7]。然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早期应用的成熟度比较低,且操作难度比较大,会延长手术治疗时间。由于腹壁部位比较薄弱,且具有较强的延展性,当患者结石体积比较大时,会显著缩短胆囊取出时间[8-9]

    与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只需要做1个穿刺孔即可,且术后不需要放置引流管和胃管,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还能够减轻术后不适感。这种手术治疗方法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损伤,并且能够降低由于穿刺所导致的肠管损伤、感染、切口疝和神经症状等相关并发症。目前,患者对手术治疗的美观性要求不断提升,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能够减少肋缘下与剑突下穿刺孔,且由于脐部位本身就存在瘢痕,属于自然孔道,可以隐藏手术切口,减少瘢痕。本研究术后随访显示,患者无显著不适感,只有部分患者肩部不适,给予布洛芬药物镇痛治疗。有研究比较分析了传统腹腔镜手术与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疼痛,结果显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疼痛感显著较低。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关于疼痛量表的评价方式还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认为疼痛评价量表缺乏循证医学支持,因此还需要大量研究证实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疼痛感情况。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单孔操作条件下会增加操作难度,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治疗器械的三角形排列方式便于组织牵拉以充分暴露手术区域,已成为传统手术治疗的原则[10-11]。本研究手术治疗中,研究组患者使用的关节可弯曲的分离钳能够建立三角区,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升手术治疗舒适度。②腹腔镜处于平行视野区域内,并且呈现出直角形态,在操作角度下无法有效辨认器械尖端,增加了手术操作人员对深度和距离的判断[12-13]。所以,手术治疗期间需要应用可弯曲操作器械,由于手术距离和空间比较小,加之手术器械比较集中于脐部穿孔,且平行进出方式会导致腹腔镜手术器械为直线显示情况,因此丧失手术治疗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尤其是在应用腹腔镜器械时,会出现直线视野问题,降低操作精准度。③肥胖患者由于腹壁脂肪组织比较厚,影响了器械和操作孔的自由度,也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14-16]。同时,手术治疗患者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手术操作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④目前手术治疗所应用的腹腔镜镜头的直径、角度和弯曲度选择性比较高,然而实际应用时极易受到器械、角度和光源影响,无法满足手术照明度要求。因此,在给予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治疗时,必须注重病例选择的合理性[17-20]。首先,患者应当满足传统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且近期无急性炎症出现;其次,患者无上腹部手术史,手术区域无组织粘连情况; 再次,术前检查无胆管结石征象。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总之,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给予胆囊结石患者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减少术后疼痛,操作安全性和满意度高。

  • 表  1   2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比较(x±scm3

    组别 子宫体积 肌瘤体积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135.24±28.95 89.71±15.06*# 16.52±4.82 8.10±2.05*#
    对照组 133.58±28.42 105.35±16.84* 15.95±4.81 11.24±2.16*
    与治疗前比较,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治疗前后生殖内分泌激素比较(x±s)

    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孕酮/(ng/mL) 13.05±1.36 5.48±1.05*# 12.95±1.35 6.72±1.08*
    雌二醇/(ng/mL) 130.42±25.75 72.61±14.95*# 129.72±25.51 95.85±15.12*
    黄体生成素/(mIU/mL) 19.12±3.98 10.65±3.18*# 18.85±3.95 14.02±3.21*
    卵泡生成激素/(mIU/mL) 37.54±7.52 17.96±4.40*# 36.95±7.50 24.21±5.13*
    与治疗前比较,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朱晓兰, 李洁明.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对子宫肌瘤患者细胞因子和性激素水平影响研究[J]. 中国性科学, 2016, 25(4): 56-59.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KXZ201604020.htm
    [2] 王蓓玉. 268例围绝经期妇女子宫肌瘤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8, 33(16): 3737-374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FYB201816045.htm
    [3] 王瑞婷, 须义贞, 梁阿娟, 等. 子宫肌瘤发病的相关因素和中医证型研究[J]. 吉林中医药, 2017, 37(6): 571-57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YJL201706010.htm
    [4] 邢峰丽, 封若雨, 孙芳, 等. 浅议子宫肌瘤的中医辨证分型[J]. 环球中医药, 2017, 10(7): 840-84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QZY201707018.htm
    [5] 谢幸, 苟文丽. 妇产科学[M]. 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23-35.
    [6]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78-84.
    [7] 徐丽, 黄三秀.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潜在机制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5): 738-739. doi: 10.3969/j.issn.1672-9455.2017.05.058
    [8] 聂惠龙, 郭天棋, 张琳.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22): 4683-468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FYB201622029.htm
    [9] 刘晓红, 王红英. 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J]. 西南国防医药, 2017, 27(5): 511-513. doi: 10.3969/j.issn.1004-0188.2017.05.029
    [10] 潘春燕, 张印星, 陈小刚.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学影响分析[J]. 河北医药, 2016, 38(12): 1782-1785. doi: 10.3969/j.issn.1002-7386.2016.12.006
    [11] 宋恩峰, 张彩蝶, 梅莎莎, 等. 小金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研究[J]. 世界中医药, 2016, 11(9): 1773-1774, 1778.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16.09.033
    [12] 封全灵, 熊祯祯, 王智霆, 等. 米非司酮对孕激素受体M阳性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17, 57(3): 13-15.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7.03.004
    [13] 麦小琴, 李兆萍, 林高梅, 等. 米非司酮单独应用及与宫瘤消胶囊合用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 23(5): 556-55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ZK201605015.htm
    [14] 冯娅茹, 张文婷, 李二文, 等. 三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17, 48(22): 4804-481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22.033
    [15] 陈晓军, 韦洁, 苏华, 等. 莪术药理作用的研究新进展[J]. 药学研究, 2018, 37(11): 664-668, 68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DYG201811013.htm
    [16] 庄新利. 探讨中药茯苓临床应用的价值[J]. 智慧健康, 2018(5): 86-87, 10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HJK201805037.htm
    [17] 许姗姗, 许浚, 张笑敏, 等. 常用中药陈皮、枳实和枳壳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 中草药, 2018, 49(1): 35-4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CYO201801004.htm
    [18] 王华, 孙娜. 当归的有效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分析[J]. 山东化工, 2017, 46(18): 59-60. doi: 10.3969/j.issn.1008-021X.2017.18.022
  • 期刊类型引用(17)

    1. 陈浩,黄熙斌,林梦亚,魏友龙,陈宝. 经脐单孔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基层应用中的疗效分析.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11): 1309-1312 . 百度学术
    2. 张诚,张凯,胡海,赵刚,刘福才,王波. 全景复合式数字腹腔镜在单孔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3(06): 357-360 . 百度学术
    3. 郝琪伟,李健雄,耿智敏.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巨大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29): 17-20 . 百度学术
    4. 耿彪,魏屹,陈忠. 经脐单孔法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2(01): 46-51 . 百度学术
    5. 张明,王中利.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04): 1-3 . 百度学术
    6. 徐志诚. 胆囊后三角与胆囊三角入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中国民康医学. 2022(05): 138-140 . 百度学术
    7. 李季波. 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03): 130-133 . 百度学术
    8. 敖锋,赵中浩,古文华,罗雪涛,瞿秋耜,王殿秀,郑湘琼. 经脐单孔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对比. 中国临床医学. 2022(04): 664-668 . 百度学术
    9. 肖康明. 经脐单孔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03): 414-415 . 百度学术
    10. 林森森. 经右上腹免气腹单孔保胆取石术对胆结石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内环境的影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06): 82-84 . 百度学术
    11. 孔振宇,华文强,张富刚.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观察. 微创医学. 2021(04): 487-489+498 . 百度学术
    12. 李超. 经脐单孔腹腔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06): 145-147 . 百度学术
    13. 朱培烽,肖鑫玫. 腹腔镜下不同类型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免疫功能、炎性指标的影响. 黑龙江医药. 2021(06): 1407-1409 . 百度学术
    14. 张国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09): 71-72 . 百度学术
    15. 夏飞. 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07): 1101-1102 . 百度学术
    16. 高春雷.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效果. 河南医学研究. 2020(21): 3907-3908 . 百度学术
    17. 何清雄. 不同胆囊三角解剖入路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的效果比较.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19): 118-120+128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1)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50
  • HTML全文浏览量:  137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18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5-21
  • 录用日期:  2019-07-21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2-28
  • 发布日期:  2019-08-2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