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支持结合分层护理模式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分析

刘英

刘英. 积极心理支持结合分层护理模式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8): 108-110, 114. DOI: 10.7619/jcmp.201908030
引用本文: 刘英. 积极心理支持结合分层护理模式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8): 108-110, 114. DOI: 10.7619/jcmp.201908030
LIU Ying. Effect of active psychological support combined with stratified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8): 108-110, 114. DOI: 10.7619/jcmp.201908030
Citation: LIU Ying. Effect of active psychological support combined with stratified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 23(8): 108-110, 114. DOI: 10.7619/jcmp.201908030

积极心理支持结合分层护理模式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分析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248.1

Effect of active psychological support combined with stratified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 摘要:
      目的  分析积极心理支持结合分层护理模式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本院就诊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积极心理支持结合分层护理模式。护理12周结束后,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心理状况,通过威斯康行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患者认知功能。
      结果  护理前, 2组的HAMD评分和WCST各因子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护理后, 2组的HAMD评分显著降低, WCST的错误应答百分比(Rep)、持续性应答数(Rp)、完成第1个分类所需的应答数(R1st)分值显著降低,完成分类数(Cc)分值显著升高(P < 0.05); 护理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比对照组显著降低, WCST的Rep、Rp、R1st分值也显著降低, Cc分值显著升高,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积极心理学支持结合分层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况和认知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support combined with stratified nurs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elderly schizophrenic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90 elderly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5 cases per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ositive psychological support combined with stratified nursing. After 12 weeks of nursing, patients′psychological status was assessed by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and cognitive function by Wisconsin Card Classification Test (WCST).
      Results  Before nursing,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AMD score and WCST factor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nursing, HAMD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Errors Responses Percentage (Rep), Perseverative Responses (Rp) and The First Response (R1st) score of WCS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the scores of Categories Completed (Cc)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ursing before(P < 0.05). The HAMD scores after nursing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scores of Rep, Rp and R1st of WCST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scores of Cc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support combined with hierarchical nursing model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of the elderly with schizophrenia.
  • 老年精神分裂症主要有病程长、慢性发展和容易复发的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心理和身体健康[1]。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目前是通过口服药物来缓解病情发展,而大部分患者仍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和认知功能低下,一般的常规护理只能用于基础护理,因此需要探讨新的护理模式[2-3]。积极心理护理主要是挖掘人类最佳功能,引导机体产生积极心理,促进其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最终实现幸福感的提升[4]。分层护理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能够减少患者负面情绪[5]。本研究旨在分析积极心理支持结合分层护理模式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6月来本院就诊治疗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Ⅳ版(DSM-Ⅳ)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6]; ②通过初步治疗处在精神分裂症恢复中者; ③年龄60~75岁,不限性别; ④入院前血常规,尿常规还有其它一些检查正常者; ⑤能知悉本研究相关内容,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①存在智力障碍者; ②患有脑部相关疾病、躯体疾病、滥用药物或酒精和对药物过敏者; 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本研究项目提交并获医院伦理会批准。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60~75岁,平均(65.27±4.13)岁,病程2~30年,平均(25.33±6.74)年。观察组患者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62~75岁,平均(66.17±4.56)岁,病程2~31年,平均(24.74±6.36)年。2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可以进行比较。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用药方面护理、常规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

    观察组患者采取积极心理支持结合分层护理模式。⑴和患者面对面交流沟通,之后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作出有针对性的具体的积极心理护理内容。⑵组织小组进行心理支持。①初期(1~3周): 帮助患者自我了解,可以采取讲座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认知教育,使患者自己能够对负性心理进行疏解,之后提升患者本身价值认知。②中期(4~7周): 组织患者欣赏有关感恩主题的歌或文学作品等,让患者从中体会感恩,用积极的态度去实现自我价值。③后期(8~12周): 组织患者观看励志类影视剧,阅读励志类相关书籍,帮助患者建立希望。心理支持的频率保持1次/d, 每次大概在1 h左右,以免患者出现抵触情绪。

    分层护理: 依据护士学历和综合能力把护士分为3个层次,一层为普通护士,主要任务是基础日常护理; 二层为护师,负责监督普通护士的护理工作,帮助其解答难题,并完成难度较高的护理; 三层为主管护师,管理整个护理工作,听取护师每日汇报,监督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①普通护士: 患者入院后,护士记录患者的精神症状、心理状况、自理能力、饮食和睡眠等基本情况,根据不同问题实施针对性护理,如果患者出现拒食或者暴食,要专门在患者进食时实施护理。另外,可以训练患者自理能力,比如起床、穿衣、吃饭、服药和睡眠等,在不对的地方及时纠正,对于表现良好的患者可给予表扬或奖励。②护师: 检查普通护士每天的工作,对患者进行评估测试,制定特定的护理方法,解决普通护士遇到的棘手情况,组织患者家属参加健康宣教,宣传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知识。③主管护师: 监管整个科室的护理工作,耐心与患者沟通,参加危急患者的应急处理,维持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

    12周结束后,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心理状况,通过威斯康行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患者认知功能。

    ① 心理状况评定。抑郁情绪评价: 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7]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抑郁情绪评定。②认知功能评定。2组治疗前后,根据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8]来评定认知功能。WCST由计算机进行,观察指标通过电脑直接给出,选取一些稳定性较好的因子,如持续性错误数(Rep)、持续性应答数(Rp)、完成第1个分类所需的应答数(R1st)和完成分类数(Cc)。以上的所有量表都由2名精神科主治医师以上的职称人员同时来评定,一致性Kappa值为0.87。

    选择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P < 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对照组、观察组HAMD评分分别为(24.13±2.11)、(23.86±2.14)分, 2组护理前无显著差异(P>0.05); 护理12周结束后,对照组、观察组HAMD评分分别为(22.43±3.12)、(9.45±2.18)分; 2组护理前后HAMD评分有显著差异(P < 0.05)且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

    护理前, 2组患者WCST的Rep、Rp、R1st、Cc等因子无显著差异(P>0.05); 护理后, 2组Rep、Rp、R1st分值较护理前显著降低, Cc分值显著升高(P < 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Rep、Rp、R1st分值显著降低, Cc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1

    表  1  2组患者护理前后WCST评分比较(x±s)  
    组别 因子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45) Rep 27.13±12.11 22.15±11.12*
    Rp 34.16±12.77 28.23±12.93*
    R1st 58.66±31.25 46.32±23.14*
    Cc 2.12±1.02 3.12±1.25*
    观察组(n=45) Rep 27.52±12.14 17.45±10.12*#
    Rp 34.18±12.57 23.11±10.44*#
    R1st 58.47±32.43 37.22±19.75*#
    Cc 2.02±1.23 3.98±1.12*#
    Rep: 错误应答百分比; Rp: 持续性应答数; R1st: 完成第1个分类所需的应答数; Cc: 完成分类数。与护理前比较,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老年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恢复阶段患者存在显著的负性情绪,主要表现为抑郁和自我认知较低,这类负性情绪不但延缓患者康复,还会增加患者复发率[9-11]。按照积极心理学知识,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患者,不仅仅需要克服其心理与精神障碍,还需要医护人员为其提供满意和愉悦的心理状态专业支持,以此增强患者群体的积极情感交流,满足幸福感,促进疾病康复[12-13]。积极心理支持强调向患者灌输希望,给予希望支持,有利于降低患者抑郁情绪。通过知识讲座和阅读励志书籍等帮助患者获得归属感,情感丰富,通过互动和引导,激起患者感恩,尝试积极情感体验,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14]。本研究中患者护理后抑郁评分由最初的(23.86±2.14)分显著降低到(9.45±2.18)分,与陶婷婷[15]研究一致。

    分层护理模式是以科学的护理理念和态度为动力,通过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把知识宣教、心理护理和应急处理等方法自然融入到护理当中,并且以自身的行为满足不同患者的不同需求[16-17]。分层护理有着分工明确的特点,能够充分调动不同层次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也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帮助年轻经验少的护士成长,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18-19]。心理学结合分层护理,不但能够调整患者情绪,而且还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20]。本研究结果显示,积极心理支持结合分层护理模式显著降低了患者的抑郁评分,降低WCST的Rep、Rp、R1st评分并升高Cc评分,说明能够缓解患者抑郁负面情绪,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和认知功能。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支持结合分层护理模式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产生了积极影响。

  • 表  1   2组患者护理前后WCST评分比较(x±s)  

    组别 因子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45) Rep 27.13±12.11 22.15±11.12*
    Rp 34.16±12.77 28.23±12.93*
    R1st 58.66±31.25 46.32±23.14*
    Cc 2.12±1.02 3.12±1.25*
    观察组(n=45) Rep 27.52±12.14 17.45±10.12*#
    Rp 34.18±12.57 23.11±10.44*#
    R1st 58.47±32.43 37.22±19.75*#
    Cc 2.02±1.23 3.98±1.12*#
    Rep: 错误应答百分比; Rp: 持续性应答数; R1st: 完成第1个分类所需的应答数; Cc: 完成分类数。与护理前比较,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吴霞, 翟丽丽. 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方面的疗效与安全性[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8(16): 88-89.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6.047
    [2] 张爱慧. 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 154-155. doi: 10.7619/jcmp.201701054
    [3] 祝子安, 刘丽, 刘小艳. 55例老年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1): 152-152. doi: 10.3969/j.issn.2095-6681.2017.01.116
    [4] 刘文宇, 王书友, 陈霞, 等. 积极心理学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4(2): 271-274. doi: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8.02.040
    [5] 熊玲玲, 郑丽花, 吴培清, 等. 分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护士进修杂志, 2017, 32(10): 926-92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SJX201710025.htm
    [6] 廖金敏, 刘琦, 姜思思, 等. 精神分裂症幻听的静息态脑网络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 31(5): 337-344. doi: 10.3969/j.issn.1000-6729.2017.05.001
    [7] 沈丽桃, 邓云龙. 悦纳进取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8(3): 272-276. doi: 10.3760/cma.j.issn.1674-6554.2018.03.017
    [8] 王兰. 心理护理改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1): 246-247. doi: 10.3969/j.issn.1674-9308.2017.01.152
    [9] 王勇, 陈祖金, 杨勇. 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 25(10): 1465-146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KXL201710007.htm
    [10] 王兆星. 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 2018, 25(3): 399-399. doi: 10.3760/cma.j.issn.1008-6706.2018.03.035
    [11] 王向林, 侯丽华, 刘惠秋, 等. 精细化管理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14(9): 143-145.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9.063
    [12] 陈莹.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36): 138-138, 143. doi: 10.3969/j.issn.2096-2479.2017.36.108
    [13] 王彬, 孙莉, 陈兴, 等. 综合性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疗效[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 44(2): 38-41.
    [14] 费惠慧, 王强, 张蓉. 积极心理学在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护理中的运用效果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2(12): 244-245. doi: 10.3969/j.issn.2096-3807.2018.12.158
    [15] 陶婷婷.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2): 158-15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SD201902144.htm
    [16] 赵静. 护士分层护理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7, 14(4): 106-10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SCY201704050.htm
    [17] 曹红军, 易正金, 何俊琴. 分层管理模式在护理工作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6): 230-232. doi: 10.7619/jcmp.201616079
    [18] 钱燕, 王海燕, 周玲. 分阶段康复指导计划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的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2): 101-104. doi: 10.7619/jcmp.201702032
    [19] 童小均, 袁蕊, 沈小静. 层级管理模式对精神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7): 982-98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YYL201607053.htm
    [20] 刘启兰. 探讨比较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在提高传染病病房护理质量中的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8(6): 129-13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SBZ201706080.htm
  • 期刊类型引用(34)

    1. 孟慧霞,张冉冉,张甜,姚玲玲,吕晓云,刘敏. 积极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心理月刊. 2025(01): 118-120 . 百度学术
    2. 王士贞,尤坤,郝艳玲. 整合式心理护理在老年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医学信息. 2024(06): 159-162 . 百度学术
    3. 杨小燕. 基于时效激励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精神病评定量表 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分影响. 基层医学论坛. 2024(28): 93-96 . 百度学术
    4. 谢彬,刘敏,张欣. 耳穴压豆联合鲁拉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合并睡眠紊乱的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罕少疾病杂志. 2024(10): 19-20 . 百度学术
    5. 刘克坤,李艳,王美倩. 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管理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 中国卫生产业. 2024(17): 80-82 . 百度学术
    6. 王胜男. 整合式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01): 77-79 . 百度学术
    7. 苏璐,庄倩倩,陆鑫. 基于时间护理理念的积极心理学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09): 1599-1603 . 百度学术
    8. 马春梅,陈凤,刘倩. 心理护理与语言沟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影响. 心理月刊. 2023(08): 175-177 . 百度学术
    9. 张畅. 积极心理学护理对卵巢癌化疗患者应对策略、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3(06): 91-95 . 百度学术
    10. 陈玲,陈桂英,郑桂彬,李田妹,温财文,许锦泉,陈康霞,张艺. 心理干预联合保护性约束管理对降低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的影响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3(10): 1554-1556 . 百度学术
    11. 李金娟,张笑梅,孙伟伟. 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心理月刊. 2023(12): 111-113 . 百度学术
    12. 邹少娜. 社会支持护理对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06): 646-648 . 百度学术
    13. 杨海鸥,傅春江,宋金颖,徐会培. 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妇儿健康导刊. 2023(01): 180-182 . 百度学术
    14. 李雪晖,区颖怡,张艳萍,林进榕. 循证护理干预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当代医药. 2022(03): 191-194 . 百度学术
    15. 禹佳,朱宗霞,杨垒垒.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作用. 心理月刊. 2022(06): 49-51 . 百度学术
    16. 于秀梅,王岩,金玉玉,毛红岩,程晓东.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应用团体生物反馈疗法及心理护理的效果.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2(04): 854-859 . 百度学术
    17. 李艺楠,马涛,张磊. 有氧-抗阻运动联合分层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导报. 2022(12): 168-172 . 百度学术
    18. 崔倩,刘宁,欧阳小芬,王美,汪丹,谭凤玲. 冲动行为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10): 115-118+158 . 百度学术
    19. 霍雨佳,马瑞. 分层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25): 183-185 . 百度学术
    20. 邢淑洁. 基于积极心理学联合动机性访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23): 3165-3169 . 百度学术
    21. 肖桂凤,陈志春. 心理弹性支持配合认知护理在精神分裂症并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当代医药. 2022(26): 193-196 . 百度学术
    22. 王敏,王文玲,蒋红,吴荣琴. 希望疗法联合积极心理学理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贵州医药. 2022(09): 1482-1483 . 百度学术
    23. 陈雯,凌蜜,许悦恒. 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心理月刊. 2022(23): 51-53+68 . 百度学术
    24. 张以新,何荣寿.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引导的康复护理模式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 保健文汇. 2021(01): 114-115 . 百度学术
    25. 邢永艳,宗丽霞,翟如娜. 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影响评价. 心理月刊. 2021(04): 163-164 . 百度学术
    26. 张蕾蕾. 人文关怀理念下的整合式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21(23): 126-127 . 百度学术
    27. 孙平,王艳. 自杀风险量化评估策略下动态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影响.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1(17): 2923-2925 . 百度学术
    28. 丁凤娇,吴晓泓. 精神分裂症合并失眠症患者的心理弹性支持及认知护理干预研究. 河北医药. 2021(18): 2867-2869+2873 . 百度学术
    29. 肖斌琼,谭晓林,尹泉. 积极心理学护理联合膳食调节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应用. 中国医药科学. 2021(18): 117-120 . 百度学术
    30. 王光霞,王柳,刘阳阳,彭婉,谢静茹. 量化评估导向的双分护理联合KTH整合式管理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医学创新. 2021(35): 101-105 . 百度学术
    31. 田丽,李萍. 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效果分析. 长寿. 2020(02): 195 . 百度学术
    32. 杨娜,宫晓鸿,章艳.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与病耻抵抗的影响因素及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效果分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6): 1282-1285 . 百度学术
    33. 李爱丽. 积极心理学护理模式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自尊水平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23): 3502-3505 . 百度学术
    34. 许惠英. 基于同感心理论的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名医. 2020(19): 111-11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3
  • HTML全文浏览量:  140
  • PDF下载量:  5
  • 被引次数: 34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1-02
  • 录用日期:  2019-03-0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0-12-03
  • 发布日期:  2019-04-2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