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患儿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

谢鲁冰

谢鲁冰. 新生儿肺炎患儿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2): 159-160,171. DOI: 10.7619/jcmp.201512057
引用本文: 谢鲁冰. 新生儿肺炎患儿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2): 159-160,171. DOI: 10.7619/jcmp.201512057

新生儿肺炎患儿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473.72

  • 摘要: 肺炎是由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及吸入性异物、放射线等各种因素诱发的终末气道、肺泡或者肺间质的炎症反应.新生儿由于脏器娇嫩,更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病,因此,新生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疾病,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10%~20%[1].新生儿肺部组织发育尚不成熟,容易发生感染,无法排出分泌物,阻塞气道,限制通气,导致严重的肺部合并症.目前,机械通气由于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呼吸困难等症状,成为挽救其生命的重要手段,据文献[2]报道,单纯的给予机械通气并不能降低患儿住院时间,同时还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而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儿早期康复.本研究纳入74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儿,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8
  • HTML全文浏览量:  25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