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rison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associated adverse reactions in ICU between evidence-based nursing and conventional nursing
-
摘要: 目的 比较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不良反应的差别.方法 分析102例行中心静脉放置导管操作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51例和循证护理组51例,对2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局部渗血渗液、导管脱出或断裂、导管阻塞、心律失常、心绞痛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导管脱出、断裂以及导管阻塞、心律失常、心绞痛的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局部渗血渗液的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ICU中心静脉导管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
李美娟, 屈艳红.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外在因素分析与护理 [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25):76.doi: 10.3969/j.issn.1006-7256.2011.25.047. Bonell C. Evidence-based nursing:a stereotyped view of quantitative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could work against professional autonomy and authority [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999.18. McSherry R, Artley A, Holloran J. Research awareness:An important factor for evidence-based practice [J]. Worldviews Evid Based Nurs, 2006.103. 胡雁. 用循证护理的观念评估"临床实践指南" [J]. 护士进修杂志, 2005(4):309.doi: 10.3969/j.issn.1002-6975.2005.04.009. 周宏, 姜亦虹, 沈黎. 综合医院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12):2512. 陈玉平, 鲁玫, 李星.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 [J]. 护理学杂志, 2011(4):7.doi: 10.3870/hlxzz.2011.04.007. 任松静, 傅国英. 血液肿瘤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J]. 现代实用医学, 2012, (12):1410.doi: 10.3969/j.issn.1671-0800.2012.12.050. 鲍爱琴, 成芳, 刘为红. 循环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J]. 全科护理, 2012, (11):3031. 祝丈静.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日常规范化护理 [J]. 中国美容医学, 2012, (11):356. 吴欢. PICC置管术后护理体会 [J]. 医学信息, 2012(7):291. 张婷, 尚立华, 张广英. 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异位的正位处理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11C):102.doi: 10.3969/j.issn.1674-3296.2012.33.082. 谢华琴, 陈嘉莉, 黄巧玲. 护理专科博客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J]. 护理管理杂志, 2012, (11):832. 曹敏. ICU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 [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5):73. 任婷, 马海珍, 狄维鹏. 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护理 [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26):253.doi: 10.3969/j.issn.1007-614x.2012.26.243. 黄少华, 梁惹屏, 罗艳. 精细化管理在ICU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 [J]. 中国医学创新, 2012, (26):44.doi: 10.3969/j.issn.1674-4985.2012.26.027. -
期刊类型引用(11)
1. 丁莉,殷文博. 高压氧治疗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功能及血清IGF-1、IL-6、NSE水平的影响.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24(02): 249-252 . 百度学术
2. 郭晋伟,夏莉,栗红,阴怀清. 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对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24(06): 733-738 . 百度学术
3. 张文雅. 综合护理联合早期高压氧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 医疗装备. 2022(02): 118-120 . 百度学术
4. 王敏,李伟阳,易彬.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现状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05): 655-657 . 百度学术
5. 陈安迪,陈晓辉,郑晓春. 内源性神经发生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2(03): 144-149 . 百度学术
6. 张铭珠,臧月珍,朱玲玲.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的相关进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02): 106-111 . 本站查看
7. 吴小玲,黄翠兰,王珍春.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21(11): 12-15 . 百度学术
8. 胡晓姣,曹亮. Orem自理模式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1(01): 32-35 . 百度学术
9. 吕白于,丁国栋,亢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文献计量分析.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08): 890-894 . 百度学术
10. 袁桂花. 神经节苷脂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治疗效果.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06): 498-500 . 百度学术
11. 黄嘉诚,杨瑞敏,罗兵. 超声检查胎儿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宫内缺氧和围产儿的价值.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12): 2317-2320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2
- HTML全文浏览量: 21
- PDF下载量: 6
- 被引次数: 12